近期,由中国企业原创的"空中铁巴"在第19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惊艳亮相,成为国内外媒体焦点!
这辆颇具科幻色彩的巨型巴士下层镂空,“巨嘴”可横跨一个标准车道,其他小型车辆可从其底部穿梭而行,上层可载客1200-1400人,时速可达60公里,据称造价只有地铁的2成!
据巴铁项目总工程师宋有洲介绍,巴铁由纯电力驱动,是一种大运量宽体高架电动车,适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其应用将开创城市道路立体空间再利用的新方式。数据显示,一辆巴铁可容纳1200至1400名乘客,是普通公交的几十倍;相比于中国内地大中城市普通公交大巴的平均时速20公里左右,巴铁的时速可达60公里;每辆巴铁可替代40辆普通燃油公交大巴,有效减少油耗和碳排放;预计巴铁投入运营后,可直接减少主要交通干道35%以上的拥堵。宋有洲表示,目前“巴铁”项目已和内地多个城市签订了合作协议,还与尼日利亚、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达成了意向协议,“今年8月初,全球第一辆巴铁模型试验车将制作完成并在秦皇岛试运行”。
在现场200多平米的沙盘上可看到,一辆巴铁模型车横跨两个车道,正在快速运行,这辆车上层载客,下层架空,马路上的小汽车在它“肚里”自由穿行,与其互不干扰。
阅读延伸
6年前被质疑“炒作” 项目曾遭北京官方明确否认
然而这样一个“重大发明”,您是不是感觉有点眼熟?是的,这并不是“立体快巴”的第一次亮相。
2010年7月,在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利芬创办的优米网一期节目上,宋有洲就带着他的“立体快巴”项目参加了节目,随着视频在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在当年有很多人知道了宋有洲和他的“立体快巴”。
回过头来看,“立体快巴”在当时能引起广泛社会影响,原因大约有3种,而公众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极度渴望,是当时这个视频得以广泛点击主要原因。
当时的视频中介绍,宋有洲曾带着“立体快巴”项目参加了2010年第13届北京科博会。当时宋有洲所在的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表示:立体快巴项目将率先在门头沟区启动,项目整体规划已上报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在等待批复。根据规划,未来将在门头沟建设189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
此后,“立体快巴”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随后立体快巴还登上了《纽约时报》8月18日的封面。11月12日的《时代》周刊上,将“立体快巴”与苹果iPad等一起列入2010年50大“最佳发明”榜单。一时之下,“立体快巴”受到举国关注。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连美国人都啧啧称奇的“立体快巴项目”,却在此后6年内销声匿迹,甚至可以说在国内毫无建树。这是怎么回事?据《京华时报》报道,2011年初,在北京门头沟区两会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询问“立体快巴”的项目进展情况。门头沟区负责人表示,"立体快巴"仅仅是研究性项目,没有这回事”。
此外,据媒体报道,此前大力推进立体快巴项目的门头沟区科委负责人,已经不再分管该项工作。
对于项目暂时搁浅的原因,宋有洲当时回应,一方面是立体快巴还未造出样车,未能启动试验段的调试和运营,相关部门对项目仍有顾虑。另一方面是国内对于新发明的接受过程还需一定时间。
上海交大公开声明:“立体快巴”论证系个人行为
据《南方周末》报道,当年在宋有洲的计划中,第一步是寻找专家论证其可行性,第二步是把这个创意推销出去,把车造出来,然后让它在某条路上跑起来。
2010年8月29日晚,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教授不断接到一些媒体的采访电话,询问与宋有洲立体快巴的合作事宜,这让殷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从未听说此事。此前媒体报道,上海交大参与了立体快巴的合作研发。
作为主管领导及专业权威,殷表示所有交大参与的关于电动汽车的项目都会由其经手,他一度怀疑这是突然冒出来的炒作,是有人假借交大之名牟利,表示要一查到底。查出的结果让殷有些意外,该项目确系由交大汽车研究院接手,由当时该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张建武教授领衔,喻凡和王丽亚两位教授分别担纲车辆和基础设施的论证。
根据张建武的描述,这只是一个小项目而已,自己觉得应该可行就接了。最终上海交大出具的评估结果认为,立体快巴从车辆本身来看是可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本可行”。张建武当时表示,这份报告并不是很完善,在技术上还是有一些问题,但是深圳的公司催得比较急。他坦言,宋更像是生意人,而“我也不是专家,我也在不断地想”。
喻凡教授则称车辆部分的论证主要交由自己的博士生完成,并称王丽亚教授的基础设施论证工作也主要是由其学生负责。
风声渐紧后,8月30日晚,殷承良教授郑重代表上海交大汽车研究院公开声明:上海交通大学确实有一两个老师参与了评估,写了评估报告,但参与项目是个人行为。
专家:已拥堵的地方有它更堵
6年前,宋有洲一直自诩的立体快巴最大卖点——“治堵”,也在经受着质疑。
当时,“国家863计划节能与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咨询专家王秉刚,在电视上看到了立体快巴,他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庞然大物为支撑自己要有足够强度与刚度的结构,车辆的平整、受力、震动、噪声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更多的是一个概念上的发明,从技术上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已经拥堵的地方有它更拥堵,在不拥堵的地方又无必要,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要过个十字路口,大家都会把它当大事。”王秉刚说。
时任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杨涛,则更强调系统治堵的力量。在他看来,拥堵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阵痛期,夹杂多重因素,解决拥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调控。
“指望某一种措施,短平快地解决问题没有这种可能性。”这位曾经为中国多个城市的拥堵问题号脉开药的治堵专家断言。
当时在媒体采访中,宋有洲总是反复询问专家有什么样的观点,他急于解释。“我错在哪了?”对那些他称之为“幼稚”的质疑和批评,他有些不解。 |